作者简介:邓溪清,知名高考志愿指导老师,已出版高考志愿指导书籍《赢在填报》。2010年帮助考生填报的本专科志愿将全部成功录取,其中本科47个,专科20个,甚至有专科分数被录入本科的“奇迹”,多家媒体曾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有人说它是人生第二次高考,是影响一生的一次抉择,也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更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单兵应战” ,而高考志愿是全家人,乃至全社会的“协同作战”。由此可见,填报高考志愿考验着每位考生和家长的智慧和胆略。
下面着重从高考志愿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征求志愿等几个部分来分析填报志愿的方法。
巧妙大胆,择优选报提前批
提前批,是高考志愿填报最早的一个批次,一般仅占招生计划的10%左右。在常规批次录取之前,并不影响其后常规批次志愿填报的录取。师范类院校招生均在这个批次完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学校,如部队、公安类以及各校国防生;又如港澳台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
1.志愿模式提示。据招生资讯说明,由于面试成绩不通用以及各院校录取标准不一致等,文史、理工类本、专科提前批(包括重点大学基地班)暂不实行“平行志愿”而实行传统的“梯度志愿”,即常说的“志愿优先”。“梯度志愿”投档时,按照考生的第一、第二(参考志愿)等院校志愿顺序进行检索,以此类推。这样的投档录取方式,对于第一志愿尤为关键。近几年来,在师范类、外交外语类等院校第一志愿录取者占90%以上就是一种证明。因此,提前批的志愿填报最大的技巧在于牢牢把握“志愿优先”的特点,考生和家长在这个批次,要大胆地、巧妙地,择优选报自己所在院校位置,抓住有利机遇,认真选好第一志愿。
2.落选提示。一是政策性落选,划线时要保持上线考生略多于招生计划数,部分刚踩线或上线的考生因分数较低可能因招生计划完成而不能被录取;二是由于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专业太多高分考生填报,致使该院校投档线太高,各志愿专业之间的“梯度”又太小;三是填报的志愿专业太少,如仅报一至二个专业,失去被选择机会;四是不经意未避开“受限专业”,如因身体条件受限,不服从专业调剂
全力以赴,争取守住本一批
本一批是重点本科的档次,北大、清华、人大、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天津南开等“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都集中在这个批次。这个批次是我们考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这些院校或因城市繁荣而著名,或因学校著名而受追捧,可以说大都是因学校和城市齐名而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尊崇。
这个批次的招生数不多,一般控制在20%以内,如要进入“985”工程的重点著名院校,成绩应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5%左右,各省市的划定分数线一般也是按这个比例。从这种划定投档分数线也可以看出一点,在这个批次中的考生都是比计划数多一些,这也说明,有的考生虽达到本一批的投档线,并不笃定被录取,尤其是那些紧贴分数线的考生。
重点大学是常规批次,各省、市、自治区大都采取平行志愿录取原则。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D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不一,有的是110%,有的是105%,这种比例超过100%,造成有的分数虽说被学校调档,但是否录取仍然是个未知数,因而,填报当中就有不少细则值得注意。
1.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考生是在知分、知位、知线之后,又是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平行志愿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考生和家长。仅从投档比例看,原先是按照招生计划的1:1.2投档,也就是20%,这个数目是比较大的,而实行平行志愿,省外比例仅为5%以内,省内则大都按照1:1、或者接近1:1投档,这些无形中是对高校自主选择权的一次较大调整。这种投档方式,也可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也充分凸显“考生为重,考生为先,考生为优”的高考招生政策。考生在填报时,力求每个志愿保持有梯度,选专业方面也要“冷”、“热”搭配,以便提高成功率,尽量避免因专业安排不下被退档。
2.平行志愿填报的策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冲、稳、保、垫”的梯度配置。四个层次学校,一般选择学校录取“平均分”作为参考价值意义最大,录取率也高。值得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走出只关注院校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详细了解所要填报院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的“实线”,即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如今,实行平行志愿,分数大都是“扁平化”,一般相差不会太大,也比较真实反应学校录取线。我个人指导的经验是:①按最低分作为我们考生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风险非常大,是最危险的一种填报方式和选择院校做法;②按最高分来取向学校,则容易造成高分低就,也是浪费考生分数,即“损分折业”,虽说具有在选择专业时有较大的自主性,但仍不是最佳选择;③按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当考生在选择高校时,把自己的分数与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相比较,假如是在该录取平均分上下,这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可以说稳操胜券。我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大都是采用高校录取平均分或平均分与最低分之间分数段来考虑志愿。
特别提示:一般在本一批次文史、理工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均无法“一档多投”,在分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成为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如2010年高招中,据福建省高招办消息称,有630多分理科生(省本一批次控制线539分)、610多分文科生(省本一批次控制线557分)落榜,原由是这两位考生均因投档后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退档,B、C、D志愿同时落空。出现这种状况,只有在本一批次征求志愿努力,或者走复读之路。
谨慎合理,对分入校本二批
本二批除了高职高专之外,算是高校招生录取分数较多的一个批次,从高校来说,也大都是属于公办学校,也有少量民办或独立院校,在考生和家长中,对此批次也较为看重,这部分考生潜力较大,因为相当一部分是从一本退档下来。就以福建2010年招生情况看,本一批次落榜生,竟然多达3049名,占实际招录人数15%,来自福建省高招办消息称,这些3000多名均因为考生个人选择原因落榜,这些落榜考生也将是填报本二批高校最有竞争力者。
1.作为填报本二批志愿考生,尤其是那些贴线生,也是省本二批控制线上左右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尽量参考往年院校录取的平均分,对照本人的分数选择实力相当的院校志愿,同时尽量服从专业调剂,避免退档风险。
2.在填报中,要了解招生政策,掌握好策略,把握住“梯度”,做到知己知彼。比如,在填报中,有些学校的招生章程已经明确指出有身体受限和男女性别限制,可有些考生偏偏不信,仍然我行我素,仍然要去试试,有的明知自己成绩达到某著名高校的录取线,可偏偏要去瞎碰(“瞎报”),力求几万之一的可能。把自己的分数位次估计得过高,把劣势当成优势看待。
“知己”是了解自己的竞争力所在,而“知彼”才能量力而行。 “知彼”,那就是要了解对方,了解所报高校,对高校每年对本省、市、自治区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及其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作为考生的位次与其位次相对照,这样,就形成一个心中有数的概念,形成了自己应该在哪种高校的层次,心中有高校,依次可比照,梯度掌握好,大胆地填报。
特别提示:选择院校时应注意留有余地,千万不能把自己分数位次,在填报时采取满打满算,一味考虑冲击名校为目标,容易造成高分上不了理想专业,或是降批次被录取,作为考生在确认学校时,应以学校录取平均分为准点,以适合为准则。总之,考生在志愿选择与填报应当记住这么一句话: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量力而行,精挑细选上三本
三本是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占主导地位,独立院校原先都是有其“母体”相连,后来根据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才真正有了独立性,但在办学上仍与“母体”有着密切关联,在办学实力、校园文化、办学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极大影响,在办学水平和学校形象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生源较为充足和保证。
这个批次的志愿该如何填报呢?从近几年我指导过的学生为例谈点看法。1.三本学费收费高,但其办学方向确实有所不同,纵观各院校大都为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说通俗点也就是较为实用、实际的东西,有些还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直接与企业或单位挂钩,形成企校办学,单位与学校联姻做法,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另一套技术本能,可谓是学生在校期间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有技术能力,真正成为“文凭+技能”,适合社会能力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学生填报时,那就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性格和就业作长远考虑,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之后,走出社会,自己准备干什么,从这个角度去选择院校与专业。2.考生填报三本时,理应对其学费与家庭经济状况作比照.三本虽是本科,但其收费高,这是一道横跨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门槛,一般来说,四年学费和生活费等,都要花费十万左右.作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那是需要看清的,并要对四年的学费和费用作全盘考虑。
特别提示:了解招生政策的变化。如福建省2011年高招的六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取消本三批次,纳入本二招生。这样福建省内外考生有想填报的理应有所认知,有所了解,在填报时加以注意,并能对其招生新政的变化而应对。
脚踏实地,不排斥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的招录一般放置于本科之后,也是普通高校招录最后一个批次。这个批次有本科院校兼有高职,有属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有属于民办性质的高职院校。录取成绩高者院校提档线超过本科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低者有的出现零生源情况,其计划缺口,需要通过向社会征求志愿来完成,有的缺口较大的院校还需要两次征集志愿和降分录取来完成计划。
填报高职(高专)批志愿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应该了解学校“含金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职高专院校多达千所以上,这么多的学院令人看了眼花缭乱。作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时,理应针对自己位置把六所(福建高职是六个志愿)学校的层次依次分开,在每个层次上最好还有两所学校进行比较和站队,以便挑选,在层次上应有高有低,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公办一般院校,也有民办学院,其质量和规模都相差较大,如上所述,有的高职学校录取分数却是本二科分数,而有的学校则出现令人费思的零生源,真是天壤之别。可见,考生填报时,均要对其拟报和准备去上学的学校作一番细致了解,从其办学的前身与发展,察看其原先的“身份”,这样,有助于了解其毕业生质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其发展趋势与状况。
其次应该了解就业“金钥匙”。在大学里有句非常流行的话语:升学是金,就业是本。就业与其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讲本科读文凭,专科学技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就业教育罢了,确实,高职高专院校理应与就业为前提,以就业为主轴,学生选择了一个专业,就犹如拿到一把开锁的金钥匙,当毕业之后就为将来就业的行业确定岗位和发展方向,或者说是已经掌握了本领和技能,等于开启就业的大门。
现在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走校企联营,互赢互利,共同发展的办学方向,尤其是根据社会、企事业单位需求进行设置专业,实行定岗实训,有的还采取订单式的培训。
把握机遇,莫放弃征求志愿
征求志愿,顾名思义,是指第一次或者常规批次录取过程中,一些到档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问题、放弃原有志愿、不愿来校就读等原因,导致部分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未完成(即有缺额需再次录取),当地高招办会适时发布信息,公布具体事项,再次征求考生志愿,此时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可按当时教育相关部门公布的征求志愿填报时间填报征求志愿,考生填报后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
填报征求志愿值得注意的几个细节。一是看分数选院校。一般来说,考生的分数低于想填报院校选期投档分数或者是低于你想填报院校的征求志愿设定分数的,就不要去填报。二是看名额再选择。你的分数较高,可以选名额少,且认为较好的学校,反之,分数较低,就尽量选择征求志愿名额较多的学校和专业。三是看院校间分数差。征求志愿与常规批次一样,也要把学校之间分数拉开档次,形成一个梯度。这些细节作为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在征求志愿填报中是应该多加注意的。这样,你就有可能被院校录取;而希望被降分录取的考生可选择填报有可能申请降分投档的院校。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114招生网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湖南高考政策,湖南高校推荐,湖南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15.625]